新闻资讯

动态新闻

在实现“三高”全面发展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  日期:2023-04-06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三高”奋进榜上榜团队、个人先进事迹扫描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面前,《中国航天报》新闻报道团队不畏严寒、风雪无阻,发出了“航天负责成功”的冬奥航天好声音;疫情之下,短短半年时间实现从无到有,航天文创团队成功组织开展首届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吸引全国各地5万余名中小学生广泛参与……2022年,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如何在实现“三高”全面发展的各条赛道上奋力奔跑、创造佳绩,记者在一份表彰榜单上找到了答案。

   

提    质

  

      2021年11月,北京冬奥公园寒风刺骨,室外的雪地里支着几顶帐篷,这里正在进行北京冬奥会水下特种火炬的研发试验。“因为机器人要下水,所以每天做试验都是从早晨敲冰开始,想要记录试验全过程,必须一早就过去,在外面一吹就是一天。”中国航天报社记者邓雨楠至今记忆犹新。

   

      在跟踪报道的几个月里,邓雨楠、宿东、高洁、任长胜等参与冬奥报道的记者,不知道去了试验现场多少次,他们和试验队员一起见证特种火炬的诞生。“室外温度零下十几摄氏度,试验时间也特别长。我们拍一会儿就赶紧回到帐篷里取暖,然后接着再拍。就这样,最终留下了珍贵的图片和视频,都是值得的。”宿东的话道出了中国航天报社冬奥新闻报道团队所有成员的心声。

   

 
记者宿东、任长胜在试验现场拍摄

  

      另一边,在采访冬奥会主火炬研制的过程中,记者胡蓝月、张晓宁必须在寒冬深夜前往北京郊区的火箭试车台蹲点。因为冬奥会的开幕式是在晚上举行,所以主火炬雪花台以及飞扬火炬的很多试验都是在晚上进行的,两人有时冻得直跳脚,甚至还长了冻疮。然而,看到火炬研制成功时科研人员的笑容,她们又觉得很欣慰。“航天人身上总是有那么一股劲,他们以参与国家重大任务为荣,即便再艰苦也要把任务干好,这种精神感染了我们,也激励着我们。”胡蓝月说。

  

      只要能高质量完成国家重大任务,只要能做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一切都是值得的。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期间,报道团队的冬奥新闻作品掀起传播热潮,航天科技集团官微冬奥会全报道周期累计阅读量超70万,微博阅读量突破1000万,刚开通的中国航天报微信视频号也收获单条观看10万+的成绩。

   

      提高工作质量绝非易事,这一点中国宇航学会会员服务团队也深有体会。团队负责人曹亚君说:“2022年以来,中国宇航学会持续丰富会员服务目录,推出了菜单式服务项目,实现了会员服务管理平台的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形成了现在以服务为中心的会员工作路线图,并不断加以完善。精益求精始终是我们的工作信条,团队成员都为此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中国宇航学会会员服务团队圆满完成

2022年中国航天大会支撑保障任务


      多管齐下的举措全方位提升了会员服务的品质,使得会员单位能够快速定位需求,得到精准服务,提高了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满意度。

   

      高质量保证成功,必须从每个人的岗位工作做起。航天图书编辑侯丽平去年审校图书20本,终审均一次合格,更有3本终审0差错,图书编校质量得到了读者和作者的广泛好评。“图书编辑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细心活,只有精雕细琢,才能打造图书的高质量。”侯丽平说。

  

增    效

  

      2022年12月,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北京再次开启居家办公模式。然而,阜成路8号院科研档案楼三层的一间办公室里却始终亮着灯。

  

      那时,航天科技集团融媒体中心刚刚上线,为确保高效运转,融媒体中心技术支撑服务团队全体成员采取集中办公模式,为航天新闻宣传保驾护航。

  

      作为年度重点工程,融媒体中心于2022年1月18日正式启动建设,同年10月10日开通运行。9个月里,融媒体中心技术支撑服务团队通过集中管控、有效调度、密切配合,高效完成了硬件建设;通过业务调研、流程梳理、周密论证,建成2个数字化工作室和3个信息系统平台,初步构建了全集团全级次的监测架构。

  

 

2022年记者节,中心领导慰问融媒体中心技术支撑服务团队

  

      2022年年末,在技术支撑服务团队的保障下,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移动采编优势,沉着应对、平稳运行,高效开展新闻报道工作,凝聚起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的正能量,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决完成全年科研生产经营任务提供有力舆论支撑。

    

      那段时间里,同样忙碌的还有青年骨干张新龙。2022年12月,新一届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筹备工作拉开帷幕。张新龙发挥信息化技术特长、优化业务工作模式,通过制度来规范赛事实施、提升赛事运行效率。

  

 
在北京赛区,张新龙(右一)正在为戚发轫院士介绍大赛情况

  

      “首届大赛受到各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广泛关注,成为青少年航天科技教育的全国性交流平台。能在孩子们眼中看到他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热爱,看到航天精神在他们身上得以传承和弘扬,一切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张新龙说。

      

创    益

  

      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踏浪突围,国际交流中心各业务领域各自寻找着化解之法。

  

      国际宇航科技智库办公室刚成立的那段时间,负责人石仲川每天都奔波在各个客户单位之间。凝聚新生团队力量,保证项目全面交付,自2021年10月来到这个新成立的处室,石仲川便铁了心。“项目都谈妥了,不能在完成上掉链子。”

 

      破局的首要关键是人心。作为一名有着18年党龄的党员,石仲川最先想到的就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促进和谐、推动发展。他当机立断,及时开展业务模式创新,运用航天系统思维,采用“小核心、大外围”的方式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办公室”的资源整合及协调优势,对项目进行“庖丁解牛”,通过“总体部”的方式严控外协风险,确保了多个项目高质量完成,得到了服务对象的高度认可。

      

在“太空创想”品牌运营推广团队,大家也早已尝到了创新的甜头。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火箭乐高,经济实惠的保温杯、帆布包,精致高端的国风航韵丝巾、陨石吊坠、航天模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通过持续解读航天文化、航天精神,密切对接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在疫情肆虐的2022年,“太空创想”品牌运营推广团队逆风飞扬,在航天文创市场开拓中创造出业绩翻番的佳绩,并获得中国授权领域最高奖——金星奖。

  

 
“太空创想”团队圆满完成

第三届中国航天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赛事组织工作

    

      在前不久相继召开的国际交流中心第二次党代会和年度工作会上,国际交流中心明确了加快推动中心全面形成“三高”发展模式、开启新时代航天文化软实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奋斗目标。

  

      “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已成为国际交流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的共识。赛道就在脚下、前景无限广阔,国际交流中心将在2023年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原文刊载于《中国航天报》4月5日第2版

  

 

 

集团网群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与安全

京ICP备13027524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209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